当前位置:博隽进口供应链 > 专家答疑 > 关于乙烯-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归类浅析

关于乙烯-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归类浅析

EVA是Ethylene-vinyl acetate copolymer的英文缩写,即乙烯-乙酸乙烯酯共聚物。

VA是vinylacetate的英文缩写,即乙酸乙烯酯。QQ图片20230308164127

EVA是我们日常常见的聚合材料,分子式为(C2H4)x.(C4H6O2)y,具有优良的柔韧性、弹性、透明性、低温挠曲性、耐候性、耐化学药品性、与填料和色母料的相容性,因而应用十分广泛。EVA的性能和用途与VA的含量关系密切,一般来说,VA含量在10%~20%范围时为塑性材料,超过30%时为弹性材料,而 65%以上通常为乳液。

VA是影响EVA归类的关键要素

前面说到,EVA的性能和用途与VA的含量关系密切,与此同时,EVA的归类也与其VA含量密切相关。根据《税则注释》三十九章子目注释一(一)、(二)的规定,EVA按VA含量和物理形态(密度、是否为水分散体)可分别归入39011000、39013000、39052100和39052900等税号(具体见下表)。符合税则界定的纯乙烯-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根据乙酸乙烯酯含量是否大于50%分别归入税号39013000和39052900项下,对应进口最惠税率分别为6.5%和10%,存在较大税差。


2018年3月30日,海关总署发布公告(2018年第25号),海关行业标准《乙烯-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中乙酸乙烯酯含量快速分析方法 热重法》完成修订,HS/T 9-2018替代HS/T 9-2018,自2018年5月1日起实施。


修订后的标准,利用热分析仪,在氮气的保护下,以20℃/min升温至600℃,根据失重速率曲线确定失重起始温度和终止温度,测得乙酸的失重含量。

标准修订后,单个样品含制样时间,在1.5小时内能获得检测结果,相对与原标准近5个小时的分析时间,工作效率大大提高。

博裕进口报关行提醒,修订后的海关行业标准《乙烯-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中乙酸乙烯酯含量快速分析方法 热重法》HS/T 9-2018,5月1号就正式实施了,企业在进出口通关过程中,涉及到EVA的归类问题,如需测定VA单体含量,为避免后续纷争,应优先选用海关行业标准。

  •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

猜你喜欢

微信公众号

cache
Processed in 0.009789 Second.